十五运会火炬实现首创,火种源自超1500米海底可燃冰
11月2日上午,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开始。和以往不同的是,在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上亮相的“源火”,来自南海北部海域水深1522米海底的可燃冰。这是体育运动史上首次在深海海底原位获取运动会“源火”。 为何奔赴深海采火?如何突破技术难关实现深海采火?11月1日,十五运会“源火采集”执行组副组长冯强强现身广东科学中心,现场揭秘了十五运会与残特奥会海底源火采集幕后故事。
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高级工程师冯强强不仅是“十五运”源火采集执行组副组长,更是我国自主深海科技的亲历者。 据冯强强透露,源火采集地点最终选定南海“海马冷泉区”,这片位于海底的“生态绿洲”不仅蕴藏着丰富的可燃冰资源,更代表着我国深海探测的前沿领域。而承担这一历史性任务的核心装备,正是我国自主研发的“海马”号4500米级深海遥控作业型潜水器。 “在4500米深的海底完成火焰采集,需要克服压力、温度和作业精度等多重挑战。”冯强强表示,“海马”号配备的主从式机械手系统,实现了在极端环境下精准作业的能力,这背后是我国深海装备技术质的飞跃。 作为国家863计划重点科研成果,“海马”号的研发历程本身就是一部科技创新史。资料显示,这款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牵头研发的潜水器,历时6年攻关实现了我国大深度遥控潜水器“从无到有”的突破。其最大工作深度为4500米,相当于要在指甲盖大小的面积上承受一吨多的压力。 更令人瞩目的是,“海马”号已在多项国家重大任务中证明实力:先后参与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调查、西太平洋矿产资源勘探,发现我国首个海底巨型活动性“冷泉”。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上,“海马”号模型更是登上了“创新驱动”彩车,向世界展示中国深海科技成就。 此次科普讲座结合第十五届全运会与残特奥会这一全民关注热点,既是对我国深海科技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,也是科技与体育跨界融合的生动实践。
这场由广州市科技局、广州市海洋地质调查局联合主办的活动,通过“线下+线上”方式吸引超两万人次参与。主办方表示,希望通过分享“海马”号的采火故事与科研历程,激发公众对海洋探索的兴趣,向公众更好地弘扬“科学、实干、自强、创新”的“海马精神”,助力提升全民海洋科学素养,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凝聚更多社会力量。 采写:南都N视频记者 杨丽云 通讯员 杨帆 李早花 |
热门新闻
8项联盟第1,火箭崛起剑指总冠军!杜兰特宝刀未老,双核进步神速
曾凡博现身澳大利亚,可能加盟NBL球队,短期内不会回到CBA
今日的NBA常规赛结束了所有比赛,最新积分榜如下!
正式官宣!山东男篮签下1米96全能小前锋,邱彪此番能否押宝成功
中距离命中率30%,三分命中率26.3%,他是怎么成为球队核心的
80分!80分啊!三巨头,牛逼!恭喜湖人...
恩比德被NBA罚5万美元后疯狂回怼!晒裁判GIF嘲讽:该罚的是他们
开拓者大战湖人!召回杨瀚森是为了卖票,队记曝内情,太扎心了
杨瀚森被召回战湖人3大展望:能否首进三分创新高需提升攻防效率
单赛季场均35+有多难NBA历史仅6人做到,强如科比、哈登仅1次

